體會一念心性,與諸眾生本是一體,且體本空寂。然後感應神速,成就自易。

 

感應道交的道理

為什麼會有感應道交?它的道理就是我們自己這一念心性。什麼叫一念心性?就是真心念,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講的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這就是一念心性。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雖然說四個,是一個。我們的真心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之處,要培養真心、培養真誠,別人對我真不真誠不要去問,根本就不要理會,不要去分別執著。我對人是不是真誠、我對事是不是真誠、我對物是不是真誠?要問自己,反過來問自己,不要去問別人,別人誠不誠與我不相干,要緊是自己。

 

法師,人家明明欺騙我,我還要誠心誠意對他,我不變成傻瓜?不甘心、不情願!你騙我,我也騙你,報復的心太強烈。我就告訴他:他下地獄,你也跟著下去?他到地獄去,我不去不行,那不是傻瓜嗎?

 

聞法要消歸自性

會聽的人,聞法要消歸自性,消歸自性就是一念心性。理跟事都明白,回到自性裡面,都融成清淨平等。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後得智,無量的差別智;不起作用的時候,完全融在心裡面,一片清淨平等。

 

「且體本空寂」,性體裡面一法不立。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。本來無一物、如如不動,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,沒有一點障礙。所以,上與諸佛是一體,下與六道眾生也是一體。

 

感應的方法

感應的方法,心要空寂,才能得感應。我們心不空也不寂,妄念很多,妄想很多,煩惱很重,忽然佛菩薩來感應,這種感應有沒有?有,這不是佛,是妖魔鬼怪。這個感應一來,你這一歡喜,上了當,你一生被魔王控制住。《楞嚴經》末後,佛為我們講五十種陰魔。現在這五十種陰魔,幾乎在這個社會每一個角落上,你冷靜一觀察都在,真的出現了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佛很慈悲,教給我們如何能夠避免這些麻煩。佛教給我們一個原則,我們要記住,這種境界現前,根本不要理會,就什麼事都沒有,見如不見。我們記住《金剛經》上兩句話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我不生歡喜心,也不生排斥心。你現你的,與我毫不相干,就沒事,那個相不久就消失掉,以後就不會再見到。就怕這個相一現前之後就生歡喜心,我修行有功夫,你們不如我,我看到佛,你們都沒看到。我看到蓮花,我看到這個、看到那個,我跟佛菩薩有往來、有交通,就完了!其實那不是佛菩薩,妖魔鬼怪。真的佛菩薩跟你感應道交,你也不會說一句話。為什麼?你心清淨、你的心空寂。佛菩薩示現在你面前,為你證明你所證得的境界是真實不虛,你所修行的完全如法,佛菩薩偶爾展現這個境界讓你看見。

 

我們諸位同修也有念佛念得很不錯的,《無量壽經》念了幾千遍,沒有見到境界,常常來問我:法師,是不是我們念得不靈?為什麼別人都有境界,我沒有?我就常說:我恭喜你,你很好,沒有,好!有就不得了。為什麼佛不現境界來給你看,是因為你功夫不到家,你沒有定力,佛一現境界你就發狂,「我還得了!」就完了!你要能有遠公大師那個定力,佛一定現境界給你看,那就是好境界。現在我們定力不夠,小小一點境界,疑神疑鬼,都要到外頭誇張,我很了不起!佛菩薩大慈大悲,不害你。現在現相給你是害慘了你,也就是說你受不了,到你真的有定力,真的明白事實真相,那沒有問題。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現相不現相都是大慈大悲。心不清淨看到一些異相都不是好事情,這是一個總原則、總綱領。佛在《楞嚴》上一再囑咐我們,「見如不見,不作聖解」。

 

持此義以為人,則能胸襟曠達,不惹煩惱,而得自在。亦知謹言慎行,不錯因果,而無罣礙矣。

 

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這個心量多大!心量一大,煩惱就沒有。煩惱從妄想執著裡頭生的,妄想執著放下,心地清淨廣大就跟虛空一樣,真自在,真快樂。這個方法好,煩惱不要斷,自然就沒有了

 

我們還沒有往生,要跟這些迷惑顛倒的人過日子,那用什麼態度?謹言慎行。謹言慎行就是恆順眾生。謹慎就是守規矩、守法,絕對不犯法,絕對不違規。國家的憲法,地方很多單行的法規,乃至於這個地區的風俗、道德觀念、習慣等等,我們自自然然都遵守、都尊重,跟這個社會就能和睦相處。雖然能恆順眾生,不錯因果,這是智慧。

 

持此義以處世,則知萬事皆空,任他風浪起,與我何干。亦知人情世態,紛紜往復,安危苦樂,隨遇而安。

 

功夫得力的樣子就是知道萬法皆空。知道萬法皆空,你就不會在一切法裡面起分別執著,你就不執著。別人執著,我們不執著;別人分別,我不分別。我在這個社會裡面很自在,你執著,我隨順你執著,你分別,我隨順你分別,這叫恆順眾生。

 

雖然隨順,我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前面講不錯因果,清楚明瞭,決定不迷惑,決定不染著境界轉不過來的時候,轉不過來是眾生他迷得太深,我們曉得他這種想法、這種看法、這種做法,後來的果報會帶來很多苦難,你勸告他,他不聽;你跟他解釋,他說你太多憂慮,他不能接受,這個時候怎麼辦?「任他風浪起,與我何干?」修行人要超越。我們學佛要做局外人,那個局是六道輪迴。我們必須有能力身在六道,心超越六道,不在六道裡頭。即世間而超越世間,這才自在!有沒有辦法?有。用什麼方法?金剛般若波羅蜜,幫助我們即世間而超越世間,得大自在。

 

安危苦樂,是眾生。菩薩隨順在裡面,隨遇而安,他為什麼會安?因為他不著相。眾生在苦裡,他真有苦受,他有受苦。菩薩在這個境界裡不受,他沒有感覺到他苦。眾生在順境裡有樂受,菩薩在順境裡沒有樂受,沒有感覺到快樂,菩薩的心永遠是清淨的,永遠是平等的。

 

寺廟、道場裡面供養佛,供養具很多、很莊嚴,這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的。如果說自己修行,用不著這麼多的供養具、香花,用不著。供養具裡面最重要的是一杯清水。水代表清淨心、平等心,水清淨、平等!看到這杯水,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淨,一樣平等。時時刻刻提醒你,不要忘了修行就是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。

 

持此義以當大任、作大事,以不著相故,事來即應。心神泰然,不為所動,條理秩然,頭頭是道。

 

世間人由於過去生中積德修善,這一生當中得大福報。得大福報的人,在這個世間多半都是領袖的人物,都是統理大眾的人物,你指揮很多人。大的像總統,管理這一個國家的國民。小一點的,像你是公司的老闆,你的員工有幾百人、幾千人,這是小者。你不僅為你一個人,你要為這個團體當中每一個分子,他們的生活、他們的前途去著想,這個責任重大,叫當大任、作大事。如果能用《金剛經》的道理,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原理原則,你一定是非常成功的領袖,你會得到群眾的擁護愛戴,建功立業。為什麼?以不著相故。不著相,你的心清淨,剛才講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用這種心來統理大眾,哪一個不服?確確實實能令眾生心服口服,聽從你的指導。而你自己真是身心自在,事來了,你有智慧,你會應付得恰到好處;事情過去了,身心泰然。大事業,要不要去想?不要。想是妄想,妄想裡面設計出來的,免不有錯誤、損害,智慧裡面所生的,決定沒有錯誤。那個辦大事的人,大領袖的人,他要不要去想?他不要想。誰去想?底下替他辦事情,他的秘書、他的參謀,讓他們去想。想好之後拿來一看就知道,你哪裡錯了,哪裡對了,錯了怎麼改,拿去改去,自己沒事。他為什麼一看就曉得對不對?他心清淨,他有智慧。想的人用心意識,他不用心意識,他不操心,唯有不操心的人,才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瞭,所以一個當領袖的人不能操心。看看人家做出這個方案拿來,你能夠用智慧去判斷是非、利害、得失,你只指導他這個就行了,這一定要清淨心。

 

在在受用,處處皆是佛法。

 

佛法在哪裡?佛法就在一切時、一切處,在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無有一法不是佛法;如果迷,那就無有一法是佛法。問題就在迷與覺這一念之間。覺的相是什麼?無住生心。迷的相是什麼?妄想執著。

 

我們在總綱領、總原則上,要時時刻刻檢討,我怎麼又起分別執著?迷,又迷了!一個人常常知道自己迷,他就不迷。迷的人不知道自己迷,知道自己迷這個人就快要開悟了,就有回頭的可能。我們今天不求別的,就求常常覺得自己迷,知道迷在哪裡,這就是開始覺悟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d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