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功最要是作觀,作觀即是改變想法、看法,凡夫見思皆不離執著,即是錯誤。

Ø   世法、出世法這些名相都是假名,有沒有這些事實?事實有的,怎麼有的?都在觀念上,一個錯誤的觀念,你就永遠不能擺脫六道輪迴,這叫世間。出世間、世間,在乎我們一念之間。因此,修行用功最要緊的就是作觀,前面講觀照、照住、照見。

Ø   什麼叫做「作觀」,這個地方解釋得簡單,就是改變想法看法,「觀」實在就是觀念。凡夫見思,見是見解(看法),思就是想法,皆不離執著,那個病就在此地。知道之後,要認真去把它轉移,也就是把它斷除,斷除不如說轉移來得切實。

乃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聲

Ø   觀是不用心意識,用你的清淨心、真實智慧你去觀察,確實是無常,在這個境界裡面展現出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。

Ø   諸佛菩薩他看清楚了,他才沒有妄想,才沒有執著,他才能真正徹底放下,放得那麼乾乾淨淨,顯示出的生活,真正得大自在!我們要學就學這些。

乃是般若波羅蜜聲。

Ø   聲是究竟圓滿智慧之聲。你的般若波羅蜜,究竟圓滿的智慧,從這個地方顯現出來。眼見色,在色相裡面顯現出來,鼻聞香,在香味裡面顯示出來,顯示出來是無上甚深的微妙法。金剛般若波羅蜜,就在見色聞聲之中。

此經經文,乃至一切大乘經。無論何句,皆可作觀。

Ø   《金剛經》上,每一句都能作觀。可是在本經最後,末了的時候,佛跟我們講了一個總綱領,二句一偈,這就是總說,就是經末後所講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二句,總治一切病,不是治一樣病、兩樣病的,總治一切病。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就成功了。

Ø   要怎樣才能達到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?佛又說一偈,讓我們從這個偈子裡面,去體會到一切萬法的真相。這首偈就是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」你了解事實真相,不執著,不會被外境誘惑;不動心,你才能保持你真實的智慧,。

行住坐臥,不離這個。

Ø   要改變我們的觀念、思想,那個時間要長,要綿密不可以間斷。必須要知道,我們的妄想、我們的煩惱,是無量劫到今天從來沒有間斷過,所以它的力量非常之強,我們今天念幾句佛法,是若有若無斷斷續續,你要想把妄想執著打掉,那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堅持,決定不能放鬆,行住坐臥不離這個

讀經,是經轉我。作觀,則為轉經。經轉我,則以經轉移凡情。我轉經,則常生智慧,更為重要功夫。

Ø   我們入門下手,讀經,從這裡下手,讀經的目的在哪裡?就是前面講的作觀,改變我們想法、看法。這就是經轉我

Ø   所謂轉經,就是教下裡面所講大開圓解。參禪會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用參究的方法,豁然開悟了,明心見性;教下教你讀經,用讀經的方法,讀到功夫純熟之後,也會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用的方法手段不一樣,那個功夫累積,那是定功,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智慧了。轉經的時候是什麼現象?智慧現前。你沒有見聞的時候,你心是清淨的,心是不動的,你一聽統統明瞭了,那就是智慧現前。

Ø   科技給我們帶來是一些方便,換句話說,我們付出的代價,諸位要是細心想一想,得不償失。再加上這個社會人心,貪瞋痴慢,加速度的在增長,整個社會動亂不安,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,人心惶惶,沒有一絲毫安全感,哪裡有生活的樂趣?這就是說我們付的代價太慘重,我們得到的便利太小,得不償失。

古德說:但求息妄,莫更覓真。若一覓真,即成為妄。

Ø   古人教人修行,就是說:你就一直去,不要回頭,不要猶豫,自然就成功了。譬如,念佛求什麼?先求功夫成片,念了幾年,功夫還沒成片,再念幾年還不成片,念一輩子也不會成片。為什麼原因?因為你有一個功夫成片的妄念在當中夾雜著,所以它不能成片。你有一個求一心不亂這個雜念在裡面,夾雜在裡頭,決定得不到一心不亂。不能求真!妄去掉真就現前,你何必再求真?求真就是一個妄想。

必妄心分分除,真心分分現。

Ø   像菩薩五十一個階級,五十一個階級從哪裡來的?妄一分一分的斷,妄斷一分,真就現一分。好像我們一面鏡子,這個鏡子蓋了很多灰塵,都不起作用了,我們去擦它,我們擦掉一塊髒的東西,那一塊就現前,它就起作用,就照了,再多擦一點,它那光明又多透一點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只要除妄就

妄心是無明、妄想、煩惱。

Ø   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對過去、對現在、對未來,樣樣都不明瞭,這就叫無明。無明要是明了,明瞭就是智慧現前,就是樣樣都明白,樣樣都明瞭,那就叫明了。

真心是覺、正、清淨。

Ø   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就是正知正見,也就是說對宇宙人生的觀察是真實正確的,沒有錯誤,沒有偏差,這才叫做正知正見;經論裡頭也說之為佛知佛見,跟佛菩薩的知見完全相同。

但不著相,則色即是空,相即是性。性相圓融,無礙自在。

Ø   佛說的事實真相,我們聽起來非常的生疏,要如何能夠契入,也能夠證得?佛教給我們,只要你不著相就行了。能夠不取相,不執著一切相,才曉得色即是空,色就是色相,包括所有一切現象,一切現象當體即空。佛法裡頭這個空不是當作無,不是說沒有。這個空,空是有,空跟有是一不是二。

Ø   所以相就是性,性相圓融,為什麼說圓融?圓融是沒有妨礙。不變的性,不妨礙會變的相,不妨礙;剎那生滅的相,剎那生滅,生滅就是變,變得太厲害,變得太快速了,不妨礙永恆不變的性體,決定沒有妨礙,這才叫圓融。所以清涼解釋《華嚴》,為我們說出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他所講的是「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」,他說了四個無礙,叫四無礙法界。四無礙法界說的什麼?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面的現象是四種無礙,那是一真。。大乘佛法裡常講的三德密藏:法身、般若、解脫必須到無障礙才真正的解脫。說來說去,說真的都是自己性德圓滿的顯露而已。修行人不能不知道這個事實,不能不曉得這個道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