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戒能捨世間之欲,修福能捨自己之財。以財、法、無畏施之於人,正是修般若即在持戒修福下手。

Ø   持戒的人必定是少欲知足。一個人到中年以後,會深深的體驗到,真實的福報就是身心健康、生活愉快。真正會享福的,身心清淨,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、沒有妄想、沒有煩惱。

Ø   《金剛經》上,佛也說得很清楚:菩薩修福不應受福德,世尊教導菩薩要修福不要享福,這個是真實的智慧。享大福報的人很容易造罪業。多生多劫修的福,這一生就報掉了,如果在這一生當中不能夠繼續再修福,往後的麻煩大了。福報享盡之後,惡業現前,果報就在三途。這是佛法裡面常說的三世怨,第一世多生多世在修福;第二生享福,享福造罪業,福享完了,第三世墮惡道去了,很冤枉!所以財法都要與大眾共享。

Ø   無畏施也離不開財與法,施財使人物質生活安定,他心得安定就是無畏施,法施使人明理,理明瞭之後心自然就安了。

諸惡莫作是持戒,眾善奉行是修福。謹小慎微,放下一切,是佛所揀定之機,必蒙佛加被。

Ø   什麼是惡,什麼是善,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。我們是學佛,而且是學的高級佛法,金剛般若是屬於高級佛法,不是初級、不是中級,因此這個標準就高了。惡的標準就是自利,凡是對自己有好處,要利益自己的都是惡;凡是能夠利益大眾的,這是善。而佛法講利益眾,眾生現在得利益,來世也得利益,後世也得利益,那才叫真的善。

Ø   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清楚很明顯,菩薩要破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那才叫菩薩,才能達到菩薩的標準;如果念念為自己,諸位想想,我執就很重,我相怎麼能破得掉?諸惡莫作,那就是要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

學佛者,定須行住坐臥,一切時、一切處,求三寶加被。

Ø   無論出家、在家,無論男女老少,一定念念求三寶保佑,這個很要緊,特別是在今天這個亂世。求佛怎麼個求法?真誠心、清淨心、慈悲心

即如念佛,念時心中一無所有,專精不雜,則得彌陀加被,成就三昧。

Ø   十念法如果你念四個字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十句不到一分鐘,心地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十念。這個十念當中,一個妄念都沒有,可以做得到,時間短。但是一天要念九次,不要以為時間短,念得很少,效果不可思議,只要你不間斷。

Ø   這個九次怎麼念?(1)早晨起來洗臉之後,家裡如果有佛堂,在佛堂裡面,在佛像面前念這個十念;如果沒有供佛像,面向西方就可以了,心裡想著佛就行,這個太方便了。早晨起來一次,時間頂多一分鐘,這個功夫是真的、真實的,一點都不假。(2)吃早飯的時候(3)上午上工的時候,(4)放工的時候,(5)中午吃飯念一次,(6)(7)下午上工放工各念一次;(8)晚飯念一次,(9)晚上睡覺之前念一次,九次。一天九次,一次不要一分鐘,一天九次,一次都不能夠間斷,那個效果非常之好。

【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。】

 

此節文,正明持戒修福者,已具極長時之修習。是諸善合成之根,真是難能可貴。

Ø   《彌陀經》上講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可以,一定要遇到善緣。善緣有兩種:一種是遇到真善知識,使你接觸到正法,這是第一個要緊的條件;第二,你遇到好的同參道友,彼此在一起互相勉勵,成就道業。要把握這一生大好的因緣,決定要成就。憑什麼?憑我們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,憑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,我們有堅定的信願,沒有不成就的。

今在又後之五百年中,鬥爭至於極。竟能讀誦受持,必是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少欲知足,有持戒之資格。更宜用功,再求堅固,種得善根,當結善果。

Ø   如果我們不求西方淨土,雖然有前面這樣深厚的善根基礎,一定要知道,出不了三界,出三界太難太難!想想文殊、普賢菩薩們在華嚴會上,在華藏世界,華藏是一真法界,他們還念佛求生淨土,為的是什麼?我們今天要不希求淨土,豈不是大錯特錯!發這樣的心,你就得一切諸佛的護念,不僅是阿彌陀佛護念你,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,得一切諸佛護念,何不自勉!所以應當自己勉勵自己,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再錯過,這個機會一定要把它抓住。

勸人學佛,一定要勸他持戒修福,更要勸明般若,從速修學淨土,求生西方。須知般若與淨土,關係至深。

Ø   我們常常勸人學佛,好事!勸人學佛一定要勸他持戒修福,可是這兩樁事,在今天對一般人來講是太難太難了。所以在現代這個社會,我們勸人,首先告訴他,什麼是佛教,從認識佛教下手。學佛就是學過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,過一個自在快樂的日子。學佛不迷信,學佛沒有壞處,要勸他持戒,就是守法、守規矩,無論做什麼事情,要有規矩、要有法度;要知道修福,修福則是斷惡修善。

Ø   更要勸明般若,要勸他智慧重要。不能沒有智慧,沒有智慧解決不了問題;福報不行,福報再大都解決不了問題。《壇經》裡面講得很清楚,福不能救生死輪迴,可是慧能救你,所以說智唯能度,度就是幫助你度過生死苦海,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。

Ø   有一些人看到我,向我請教:法師,你的身體不錯,有沒有練什麼功?我常在講席上講,最高的原理是心清淨,心清淨身就清淨,沒有理由生病所有疾病的根源,都是妄想煩惱變現出來的,你沒有妄想、沒有煩惱,你怎麼會生病?所以要曉得,一切疾病的根源在哪裡,。

Ø   從速修學淨土,修淨土要快,不能夠再遲了!求生淨土很重要。要知道般若與淨土的關係是一而二,二而一,般若是開智慧的,淨土是歸宿,真實智慧的歸宿,也可以說淨土是般若真實的受用,不歸淨土得不到受用,一定要歸淨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